數字驅動未來 黨建引領發展
浙江杭州: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賦能“數智杭州”
“2020年1月至9月,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主營收入8687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增加值2952億元,逆勢增長11.5%……”這份沉甸甸的杭州數字經濟發展“成績單”,背后離不開杭州數字經濟黨建的強大支撐,也為杭州數字經濟黨建提供了實質性作用發揮的大舞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針對“加快數字化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項部署,吹響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錚錚號角,更賦予了杭州數字經濟黨建更光榮的使命任務。
如何為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數智杭州”持續賦能?杭州聚焦數字經濟黨建工作統籌力、組織覆蓋力、管理智治力、發展推動力,率先成立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綜合黨委,以“四力”提升工程為總抓手,構建業務主管部門、重點平臺、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多元矩陣,推動“黨建+產業”同向聚力,杭州在數字經濟黨建領域持續探索、發力。
安上數字經濟“主心骨”
沿著數字化方向布局組織體系
近日,在杭州召開的數字經濟黨建高峰論壇上,數字經濟黨建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吸納了國內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黨組織及部分省市行業黨委等十家單位作為創始成員,將在未來共同圍繞黨建工作的實踐、理論課題的研究、創新品牌的孵化、公益項目的實施等方面開展活動。
集結多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為數字經濟安上強勁“主心骨”,這是戰略之舉,更是長遠之策。這樣的行動早就起步,2019年杭州率先成立的數字經濟綜合黨委,至今已滿周歲。綜合黨委按照“業務主管部門+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集聚園區(小鎮)”模式,依托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設立綜合黨委,吸納阿里、網易、大華等龍頭數字經濟企業和未來科技城、云棲小鎮等數字經集聚區,構建數字經濟綜合黨委班子,為推動“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提升數字經濟黨建賦能的能力提供“引擎”。
從“數字引擎”黨建“139”行動計劃,到成員單位“輪值任務清單”,在杭州數字經濟黨委牽引下,形成“重點企業輪值、協會項目創投、小鎮(園區)聯盟運行、項目課題領辦”等組合運轉方式,通過定期督辦通報推進績效等方式,推動形成“部門合作聯起來、黨建聯盟融起來、云端線下聚起來”的生動局面。
去年年初,面對洶涌而至的疫情,杭州數字經濟黨建矩陣迅速集結,為助力企業疫情防控及穩固企業發展推出“紅盟聚力”專項行動。“紅盟”由市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和各區縣(市)委兩新工委、市數字經濟綜合黨委、市兩新黨務工作者協會等組成,通過黨建牽頭整合各類政策和服務資源,這一“紅色矩陣”在助企穩企中展示出強勁的數字化力量。
每到周五下午,來自杭州市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和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化身“網絡主播”,在“親清直播間”與網絡另一端的企業代表零距離溝通。這是數字經濟綜合黨委依托市經信局“親清直播間”服務平臺,聯合相關數字經濟集聚區黨委、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單位和數字經濟重點企業,實施助力中小企業成長“云暖”行動,輪值推出“雙孵雙創”云服務、惠企政策云直播、數字化講堂等46期,覆蓋近萬家企業、服務約123萬余人次,為各類企業特別是數字經濟小微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解讀、項目路演、創新創業及黨群孵化等服務,有效推動中小微企業數字賦能加速轉型。
正是感受到了黨建賦能帶來的強勁動力,數字經濟黨建的凝聚力、號召力不斷增強。2019年以來,通過“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聯建”等多種方式,杭州累計新建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746個,年均增長約46%;累計發展數字經濟企業黨員690人,年均同比增長逾17.3%。
裝好數字經濟“動力源”
運用數字化思維激發組織活力
面對數字經濟企業靈活、多變,企業員工年輕、高知、活躍等特性,如何持續為數字經濟從業群體提供更豐富、契合的組織生活,持續為他們賦能?2020年發布的“智慧黨建‘1+10’應用場景”,是杭州對黨建數字化應用的又一次順勢而為。依托這一智慧黨建系統,杭州還開發了數字經濟黨建支撐運維系統中臺,推廣應用先鋒碼,實現黨員教育管理和支部組織生活全過程“云上”考核、數據預警、在線督辦。推動1392個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和70個集聚區黨群服務中心“上云上線”,通過黨建大腦駕駛艙“熱力榜”動態曬績亮效,激發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組織生活、黨員回歸、黨員教育等工作內生活力。
在杭州數字經濟的腹地,未來科技城(海創園)黨工委承載著黨建引領助推產業發展的平臺功能。2020年以來,黨工委創新探索“黨建小腦”管理模式,將所轄企業支部堡壘指數有機融入平臺服務體系,后臺定制個性“標簽”,積淀形成數據“畫像”,精準推送產業政策、服務資訊和活動內容等,讓支部黨建“軟指標”成為企業發展“強磁力”。
隨著“支部建在項目上、小組建在團隊上、堡壘建在戰隊上”等做法的推廣,“動態支部”“自我組織”等開放式支部管理模式的深入探索,富有互聯網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涌現,持續增強了數字經濟黨組織的生命力與凝聚力。以單身青年為對象的“云相親”、以密室逃脫為主題的“云文娛”、以黨建科技項目為內容的“云創新”、以青春定向越野為挑戰的“云運動”……這些充滿“黨味、網味、青春味”的“云青春”項目,通過“支部+社團”等方式,為數字經濟青年群體量身定做,也讓更多的數字經濟青年人才凝聚在黨的周圍。
在夢想小鎮,黨委組織數字經濟企業以輪值主辦、項目領辦、多方合辦、線上競辦等方式,開展黨員“創業路演”“資智對接分享會”等黨建特色活動,企業青年群體紛紛為此點贊……
數字經濟企業出資人跟“黨”創業,蔚然成風。無論是到延安、井岡山、古田、遵義等地開展黨史黨性教育,還是開展“發展共享經濟”“數字消費升級”“工業互聯網應用”等為主題的“大咖說”分享活動,都得到了數字經濟企業出資人、創始人的熱捧。近幾年推出的“紅領計劃”,每年圍繞駕馭風險、應對挑戰、創新發展等能力鍛煉,開展兩新黨務工作者專題集訓,數字經濟領域黨務工作者報名踴躍。
用好數字經濟“服務器”
瞄準數字化需求提升組織能級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我們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新場景”,由數字經濟帶來的“云端”效應,也為社會治理、黨建工作開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杭州,“云端”的黨建“服務器”精彩紛呈。
位于杭州城市陽臺的杭州市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群眾們精心準備了形式多樣的服務項目和課程。“這里所有的培訓、服務信息、場地使用等都可以通過西湖先鋒App了解、預約。”黨群服務中心相關人員介紹。
為更好服務數字經濟企業,位于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的杭州市數字經濟黨群服務中心和西湖云棲小鎮、濱江物聯網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等10家重點數字經濟集聚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實現改造升級,形成了“1+10”數字經濟黨群服務矩陣。
“黨員群眾有困難、要活動、作奉獻,都可以來中心!”在海創園,“碼農”小李對改造后的數字經濟集聚區黨群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頗為滿意。
眾所周知,在杭州這個“數字味”濃郁的城市,有著數量眾多且生機勃勃的數字經濟企業,作為被服務對象的同時,他們也給予了杭州數字經濟黨建工作更多能量。
抗疫初期,每日互動參與了杭州“健康碼”研發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方毅肩上壓力巨大。在這“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關鍵時刻,身為黨委書記的他帶領公司黨員骨干組建了“個醫”團隊。“頭1個月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人都快崩潰了,但沒有一個人后退。”方毅回憶起抗疫經歷,“個醫”團隊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運用“大數據”方法開展疫情態勢研判和傳播路徑分析,拓展防疫應用場景,為杭州“健康碼”賦碼引擎研發迭代提供了技術支持。
在國內原創短視頻內容平臺“二更”,幾乎每一個重要項目的拍攝中,都有黨員的身影。他們堅持在創作源頭把控定向,用鏡頭記錄正能量故事:有雖然殘疾但仍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洗車行“喜憨兒”;有堅守大涼山腹地的列車長;有任勞任怨的鄉村郵遞員;有開夜班出租車的單親媽媽……正如“二更”創始人、黨委書記丁豐所說:“我們要有我們的主心骨,不能跑偏。作為專業內容生產媒體,要讓美好更有力量”。
還有更多數字經濟企業通過公益項目履行社會責任。2020年12月25日舉行的數字經濟黨建高峰論壇還發布了首批由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發起、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公益項目,用產業優勢為公益事業賦能,用公益理念提升數字經濟黨建厚度。
數字驅動未來,黨建引領發展。在業務主管部門、重點平臺、龍頭企業的強強聯合下,杭州數字經濟的“巨輪”將行穩致遠。